乍得石油能源建設工程是中乍兩國政府達成的經濟合作重點項目。在施工中,管道局乍得項目部把安全環保理念從墻上放進了員工的心里,體現在日常管理中。在建設乍得能源動脈的同時,也創造著中乍能源合作的和諧共贏。
當地時間3月1日12時,乍得羅尼爾油田地面工程和管道工程機械完工暨開啟閥門儀式隆重舉行。乍得總統代比親自開啟了通油閥門。
承建這項重點工程的中國石油國際(乍得)有限公司總經理竇立榮感慨道:“中國石油人在振興乍得國家經濟的同時,也對當地的環境和百姓奉獻著愛心,打造著一條綠色能源的通道。”而這份“綠色”,就滲透在這條長輸管道延伸的每一寸土壤中。
珍視環境
中國石油對外合作項目都十分重視保護環境。管道局乍得項目更是把保護環境落實到施工中的每一處。
為了讓乍得的母親河及其流域環境不受任何影響,他們特別采用成本較高的定向鉆技術進行穿越沙里河。測量放線時若遇到粗大的古樹,就繞道避讓開,有一處管線甚至是在兩個大樹的中間穿過。
在荒郊野外的施工工地現場,每個焊接設備上都掛有3個垃圾袋,所有的垃圾都要求分類存放,統一處理。車上還掛著一個小鐵桶,用來收集廢棄焊條頭。
在3號營地,員工們收養著受傷的兩只鷹和一只狒狒,其中一只鷹已能翱翔天空,但它仍然每天守候在營地,儼然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而那只狒狒在傷愈之后也將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在人少車少的路上,車輛也沒有超速行駛,這是為了沿途居民和乘車人的安全。項目嚴格控制行車時速:在路面較好的公路上車輛時速不能超過70公里,路況差一些的公路控制在每小時60公里以內,作業帶內行車的時速要低于45公里。而且每兩個小時,就要停車休息幾分鐘。經過村莊時,車輛都以非常低的速度通過,盡量減少車輛行駛帶起的灰塵。
融入當地
竇立榮說,為了****限度地增加當地人的收入,乍得公司積極探索國際工程人力資源配置新模式,僅管道項目在當地就雇用大量屬地工,最多時達200多人,相當于中方施工人員的八成。
在對屬地工的日常管理中,項目部鼓勵中方員工爭做屬地工的“良師益友”,以此來培養彼此間的兄弟情義,積極傳授施工技術,讓屬地工學會一技之長和謀生的本領。
一次,項目部得知在沙里河營地附近的村莊里有一個小女孩腳部扭傷,并患有嚴重的中耳炎。項目部管理人員馬上給她送去了治療跌打損傷和消炎的藥品,還讓項目部的大夫專程從首都恩賈梅納趕來,給她檢查上藥。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女孩痊愈了。盡管語言不通,但村里的百姓從家里抓了幾只雞,一個勁兒地往中國人手里塞,表達感激之情,大家都笑著謝絕了。
考慮到長距離輸油管道施工勢必會給當地人的穿行帶來不便,項目部就特別在人群密集的地段留下一個豁口。實在不能留口的地方,施工人員就鋪設起了施工便道,以便當地車輛來回通過。正是這體現在細處的點滴關愛,讓乍得項目部與當地建立了十分融洽的和諧關系。
情暖人心
乍得項目部的員工管理把安全關愛放在了第一位,滲入了生活中。
為了防蛇蝎對人員的攻擊,項目部要求焊工在焊接管道時,操作機手就守護在旁邊。每個施工機組都配備了一輛貼著紅十字標志的應急車輛,里面存放著防蛇藥、蛇毒血清,以及其他急救藥品。項目部還在4號、 5號閥室修建了停機坪,發生突發事件時即可使用直升機進行最快的救援。
情感的溝通和友誼的建立是不分國界的,只有對他人的尊重,才能換來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中國石油人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的尊敬、關心,自然贏得了屬地工們的理解和信任。
項目部有名叫哈德的屬地工,是個責任心強、不善言語的砂輪工,在工作中曾經突然有幾天心不在焉。施工機組長細心地注意到了,并通過詢問了解到哈德的妻子在鄰國喀麥隆住院治療,而且還要做心臟手術。項目部領導獲知此事后,抽調專車送哈德去喀麥隆看望妻子,并給他預支了一個月的工資。很快,這件事就在屬地工中傳為佳話。
中國石油乍得項目部把安全環保理念,從墻上走到了員工的心里,體現在日常管理中。中國石油人在建設乍得能源動脈的同時,也創造著中乍合作的和諧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