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需求增加,節能減排眾望所歸:分布式能源系統是相對于集中式供電系統而言的,一般指位于或臨近用電負荷中心、生產的電能不是以遠距離輸電為主要目的的發電系統。分布式能源泛指位于用戶現場或附近的不連接到高壓輸電網的能源系統,可以獨立地輸出冷、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熱、電能等。分布式能源能夠實現能源梯級利用,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高達85%,相對火電碳排放減少72%,在節能減排壓力逐漸增大的背景下,是能源結構調整的方向之一。
與征求意見稿相比,設備國產化率要求提高:在征求意見稿中,分布式能源設備國產化率并未做出明確規定,而在指導意見中,明確了各階段所應達到的國產化率。分布式能源設備中,燃氣輪機、余熱鍋爐、余熱吸收式空調機組為關鍵設備,其中大型燃氣輪機、余熱鍋爐基本國產化,中小型及微型燃機進口取代空間廣闊。國產化率的提高為國內設備市場容量提供了保障。按照2020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來測算,總設備市場容量超過2000億,其中各類燃機約為1500億,余熱鍋爐約為250億。
明確分布式能源重點發展形式為冷熱電三聯產,能源利用綜合效率不得低于70%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中形式較多,其中以冷熱電三聯產能源利用效率最高。該次指導意見中明確冷熱電三聯產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主要形式,優先于熱電聯產及簡單循環等形式,對于發電設備來說,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功能中制冷功能的設備需求增加。
氣電行業基本面發生變化?氣源大增: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氣源是制約氣電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十二五期間,我國氣源量的增加有如下特點:幅度大、可持續、多氣源。我國天然氣輸運管道大規模建成,同時沿海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集中達產,國內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力度加大,氣化中國格局形成,可供發電氣源量五年復合增速達到25%;其中對分布式能源重點發展的用電負荷中心地區影響較大的LNG增速在2012年超過60%。
相關產業政策逐步到位,分布式能源管理辦法即將出臺,上網機制可望建立。
分布式能源的發展速度與電網支持程度高度相關。分布式能源的方式是電網所主導的集中供電方式的一種補充,電網目前通過多種方式介入,行業發展阻力變為動力。
分布式能源商業模式逐漸成熟,參與項目開發的主體多數具有電網資源及氣源優勢。分布式能源項目經濟性由三個要素決定:氣源、氣價及并網條件。氣價決定項目“點火價”,即變動成本;并網條件,即項目是否能夠上網,及上網小時數。現在的分布式能源項目參股方多數具有兩種資源:一是電網資源,以五大電力集團及電網下屬新能源公司為主體,參與項目;另一種是氣源優勢,以中海油、
中石油、城市燃氣公司為主體參股項目。這兩種資源的介入,使分布式能源經濟性提高,商業模式更加成熟。
行業經驗更加成熟,以熱定電是行業血的啟示。分布式能源項目提供的二次能源有電和熱兩種形式,裝機容量與用戶電需求還是熱需求匹配是行業爭論要點。行業發展初期,項目裝機容量設計與用戶電需求匹配,如廣州大學城項目,結果導致裝機容量過剩,多余電力無法上網,熱量無法消納,項目整體經濟性較低。隨著項目經驗積累,由以電定熱轉變為以熱定電,熱量與電力全部消納,不足電力從電網調取,項目經濟性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