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油氣勘查 天然氣改革 天然氣市場 天然氣發電
公開招標、價格改革,中國石油天然氣領域正不斷進行著放開市場的嘗試。
10月20日,新疆石油天然氣勘查區塊招標出讓項目招標會在北京舉行。據記者了解,此次公開出讓的5個區塊吸引了包括中石化[微博]、新疆能源、京能集團、美都能源等13家國企、民企參與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土資源部首次嘗試放開石油天然氣勘探市場,推進平等準入、全面深化油氣勘查上游領域改革的同時,國家發改委也在積極推進著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
油氣勘查上游改革破冰
作為國內首次允許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的常規油氣勘探項目招標會,這次招標雖然引來熱烈關注,但并非所有區塊都有熱度。
據記者了解,此次招標會共有包括中石化、京能集團、洲際油氣、新疆能源、永泰能源申能股份、林州重機、美都能源、潛能恒信、海城市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寶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遼寧遼河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遼寧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入圍投標。
招標會結果顯示,本次投放的5個區塊中,有1個區塊因參與投標企業不足三家而流標。剩余4個區塊均正常招投標,其中的3個區塊,京能源集團均報出了最高承諾勘探投入資金,3區塊承諾投入總價格超過了60億元人民幣。
對于區塊招投標參與冷熱不均的情況,一位高度關注此次招標的民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歷史因素,目前國土資源部對外開放招標的油氣區塊,主要是指中石油和中石化登記之外的資源。這些區塊資源品質有限,加上當前正處于低油價的歷史時期,進入風險比較高。而遭到冷落的油氣區塊,也正是投標企業普遍認為品質一般而開采難度大的區塊。
中石油最早由石油部演變而來,原本擁有著幾乎所有國內油田。中石化則占有大型的煉油廠和化纖廠。國務院在1998年國企重組時人為按地域重新劃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領地: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進行上中下游的整合。中石油管理中國東北、西北、西南的油氣開采和加工,中石化則管理中國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的油氣開采和加工。因中石油管轄地帶屬于富油地帶,中石油仍擁有著國內主要的上游油氣資源。
有業內專家指出,“兩桶油”退出區塊過少,擬招標區塊資源品質有限,所以多數民企甚至地方國企都在躊躇觀望,建議嚴格執行油氣礦權的退出機制,加大招標力度。
不過中石化內部人士則認為,上游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屬于高技術、高投資、高風險,擁有強大技術實力、豐富油氣開采經驗并且資金雄厚的企業才能參與進來。
盡管如此,此次招標仍是國內首次允許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標志著以新疆為試點的常規油氣資源上游領域改革正式破冰,國土資源部還表示將向社會公開投放新一批的新疆油氣勘探區塊。
價格改革進行中
而對大多數油氣企業來說,在油氣領域難以施展手腳除了油氣勘探上游領域處于“三桶油”的絕對壟斷以外,價格問題也一直是個很棘手的難題。
不過,在國土資源部試圖要打破油氣上游領域的壟斷局面的同時,國家發改委也在努力推進油氣價格體制改革。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若干意見》的提出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價格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明確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根據《若干意見》,我國將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推進電力、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改革,促進市場主體多元化競爭,穩妥處理和逐步減少交叉補貼,還原能源商品屬性。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紹,石油、天然氣改革是能源價格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成品油方面,2013年,我國進一步完善了成品油價格機制,把調價周期縮短為10個工作日,并取消了4%的幅度限制。目前,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掛鉤的聯動機制已建立。
胡祖才說,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關鍵是要與石油體制機制改革緊密結合,只有進一步完善競爭環境,才能使成品油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
在天然氣方面,我國有30%的天然氣來自境外進口,消費市場中約20%屬于居民消費用氣。近年來,為穩步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我國區分了非居民用氣和居民用氣。其中,非居民用氣采取增量氣和存量氣分步推進的策略,分3年理順了價格關系,建立了與可替代能源掛鉤的聯動機制,今年4月份已經完全實現改革的預期目標。居民用氣方面則建立起了居民階梯用氣價格制度。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在上海建立了天然氣交易中心;頁巖氣、煤制氣價格已經放開,放開價格的氣量占到40%;大用戶直接交易也在有序推進。
胡祖才表示,由于當前我國中低收入群體還比較多,解決居民用氣交叉補貼問題需要統籌考慮,審慎推進。
不過市場分析師江波認為,價格政策方面,我國政府在天然氣價格制定和引導方面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調整國內天然氣價格上漲將導致部分天然氣用戶轉向消費煤炭和石油等,不利于市場規模的擴張;另一方面,調整國內天然氣價格下降有助于刺激天然氣市場消費,但低氣價將降低石油企業開發國內天然氣(包括頁巖氣等)資源和進口國外天然氣資源的積極性。同時,國內氣價的降低也不利于天然氣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將導致中長期國內天然氣價格上漲,并影響未來市場消費規模。
江波建議,我國急需理順和優化天然氣定價機制。首先,建立有效的氣電價格聯動機制,促進天然氣發電規模化發展;其次,建立對工業用氣用戶的價格引導機制。最后,努力從進口和國內生產兩個方面實現天然氣供應成本的降低。
利好天然氣發電
而當前低油價時代,天然氣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為保障我國天然氣市場供需相對均衡,政府在上游和價格方面籌謀穩定天然氣供給的同時,還需要不斷挖掘市場潛力。
江波建議,一是要加快發展天然氣發電,調動天然氣生產企業、發電企業以及電網企業三方面的積極性,做好天然氣發電有關規劃,促進天然氣發電規模化發展;二是要擴大工業用氣的利用領域,提高工業用氣的效率,保障工業用氣的經濟性;三是要推動發展交通用天然氣,重點發展LNG動力汽車和船舶。
事實上,因為火電發電給環境帶來的壓力較大,政策一直是鼓勵清潔能源發電的,但是截至目前,國內天然氣發電的裝機容量仍然有限。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燃氣發電機組企業數量約為190多家,燃氣發電機組約650套。截至2013年底,燃氣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4309萬千瓦時,占全國發電企業在裝機總容量的3.45%;2013年燃氣發電機組總發電量為1143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量的2.14%。燃氣發電機組在整個發電系統中占比太低。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大型發電企業一直在深耕天然氣發電市場。
10月22日,英國石油公司(以下簡稱BP)公告稱,該公司和中國華電集團簽訂買賣協議,每年向后者銷售最多100萬噸液化天然氣,在未來20年的交易金額高達100億美元。
在簽約儀式上,中國華電董事長李慶奎表示,中國華電與BP簽署的LNG長期合同,既符合兩家公司的共同利益,也契合兩國能源發展政策,發展低碳清潔的能源產業是中國華電的一貫思路:“我們期待與BP進一步加強全方位合作,積極為能源安全、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作為中國五大國有發電公司之一,華電集團同時是五大發電公司中****的燃氣電廠發電商。華電集團早在2011年就開始布局天然氣業務,四年來,從上游氣源獲取、頁巖氣勘探、LNG長協貿易,到接收站等通道建設,再到天然氣終端市場布局,公司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布局,悄然跨進“天然氣時代”。
而在油氣上游逐漸放開、資源價格進一步理順的背景下,勢必將有更多的企業進入這個領域,引領天然氣進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