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的定價機制,出現了新的變化。今年2月,第一單以現金
結算的LNG場外掉期合約成交;交易雙方是華爾街投行和一家大型石油公司。
未來10年,國際LNG市場將迅猛發展,其定價機制也將隨之走向成熟。根據國際能源署和投
行的數據,全球LNG的產量未來2~4年將增加30%~50%。同時,這個市場傳統的、長期合同形式的
定價方式也在發生變化。特別是在亞洲,LNG的現貨市場在增長,這有助于價格指數的形成和更
加成熟的金融工具發揮作用。投行、交易商等專業金融機構開始進入這個領域。
在中國,據海關總署數據,2010年中國LNG進口量達936萬噸,比2009年提高69%,預計今年將進
口1200萬噸。
中國對LNG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中國正在規劃和實施的沿海LNG項目的省市有廣東、福
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遼寧等,這些項目將最終構成一個沿海LNG接收站與輸送管網。
中國能源專家估計,按照中國的LNG使用計劃,2020年國內生產能力將達到2400億立方米。
而在進口天然氣方面,發改委預計到2020年中國要進口350億立方米,相當于2500萬噸/年,是
廣東省接收站的總量的7倍。
就在上個月,中石化在澳大利亞簽署了20年期、每年采購430萬噸LNG的協議;為此,中石
化以15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APLNG公司15%的股份。
而另一方面,也是上個月,印尼尋求與中國協商,上調LNG對中國的供氣價格。近年,中國
已同意把LNG的采購價從2002年的每單位(百萬BTU)2.4美元上調至3.8美元。而隨著全球油價上
漲,印尼又再次要求提價。
在亞洲,日本和韓國LNG的現貨市場發展最快。普氏公司2009年2月推出了這個市場中基于
現貨交易價格的“日韓標桿”,即JKM。第一筆現金結算的LNG掉期,正是基于JKM。據專家統計
,日、韓的LNG現貨交易每周已有平均5到6筆。
隨著中國大面積LNG管網的投入使用,完全有可能出現相對活躍的現貨市場。一旦出現了透
明、權威、公正的LNG指數,金融機構和LNG產業鏈條上的企業之間,就可以產生現金結算的LNG
掉期交易,幫助企業有效管理價格風險。
在大宗商品的場內期貨交易方面,中國的規模在全球已名列前茅。但是大宗商品的場外掉
期交易,在中國還是空白。在國外,如洲際交易所,其原油期貨的日交易量超過100萬手(每手
合約是1000桶原油),而原油場外掉期的交易量是場內數字的幾倍,甚至十多倍。
LNG在中國的發展是大趨勢,這對于中國的石油企業、分銷商和最終用戶以及中國的金融機
構,都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填補一個在岸金融體系的空白,大宗商品掉期交易的推出,需
要監管者和市場參與者的前瞻意識和集體智慧,需要一個開放的心態;畢竟,只有更多的LNG國
外供應商和金融機構都參與到以人民幣定價的、基于中國市場現貨標桿/指數的掉期交易,中國
在這個市場的“定價權”才有可能開始得到確立。
對于國內的投行、銀行、期貨公司和交易所,為客戶提供掉期的設計、交易、經紀、風險
控制、結算等多層次的服務,可以使金融機構通過差異化競爭做大,同時使已經做大的金融機
構有機會做強。
最終,還要有場內天然氣期貨產品的推出,形成完整的風險管理和發現價格的綜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