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錦州市正在嘗試一種國內首創的冬季樓房供暖新辦法——用秸稈、玉米秸、高粱殼等生物質做燃料,經過層層工藝制成煤氣后,用煤氣來加熱鍋爐,從而帶動居民用暖。
“這種供暖方式的****好處是,減少了燒煤的污染,不僅實現了‘零排放’,而且燃燒后的灰渣還可以用做肥料施在莊稼地里。 ”11月7日,對這個新供暖辦法,這項工程的實施者尹民將其概括為“低碳、環保”。
在錦州城北一家新建住宅小區的北側,一座白色的鍋爐房正在完善中,幾名工人正在安裝一種名叫“懸風換熱除塵器”的設備。在現場指揮這項工程的負責人侯延文說,這個設備是整套 “生物質燃氣供暖系統”中的一個關鍵部件。除此之外,這個系統還包括料倉、燃氣發生器、換熱裝置等設備。
地里的秸稈、蘆葦、草木植物等都可以作為這套系統的燃料。經過工序處理,在“燃氣發生器”里,這些原料會被制成“人工煤氣”,成分包含甲烷、一氧化碳等。
“人工煤氣”隨后被送進“懸風換熱除塵器”中進行冷卻和降塵。在冷卻的同時,熱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灰渣將被分離出來,這些灰渣可做肥料施在田地中。
一番熱交換之后,人工煤氣溫度可以降到25℃至30℃。經過加壓、儲氣等工序,這時的煤氣就可以使用了。在供暖鍋爐內,人工煤氣將進行燃燒,從而帶動鍋爐內水溫的提升。就這樣,汩汩熱水進入主管道,再進入小區居民家中,使得房間里的暖氣片熱起來。 “這樣一套系統,完全可以帶動這個24萬平方米的小區供暖。 ”侯延文說。
尹民告訴記者,這套先進的供暖系統除了可以應用在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小區,還適合一個村子冬季集中取暖,“燃料就地取材,非常方便。 ”